盲人智能導航手環、眼鏡防霧裝置
發布日期:2020-11-12
點擊次數:2233
盲人智能導航手環,讓盲人出行更方便;
眼鏡防霧裝置,讓人們不用再為眼鏡起霧煩惱……
今日下午,在成都泡桐樹中學,一大批科技創新產品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科技盛宴”。
今日下午,成都市第3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幕。本次大賽以“青春奮斗·筑夢科學”為主題,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青少年科學影像活動、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等5個項目。
396項作品終評答辯
120幅優秀科幻畫公開展示
在大賽現場,來自區(市)縣選拔推薦的396項(件)作品參加終評答辯,50幅科幻畫作者參加現場公開技能測試,120幅優秀科幻畫和10件科學影像作品進行公開展示。
經過終評答辯和技能測試,本次大賽最終將評選出蓉城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科協主席獎等2個綜合獎和4項專項獎,并在12月初舉辦的大賽頒獎晚會上進行現場頒獎。評選出的優秀項目還將推薦參加四川省第3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為充分保證大賽的公平公正,大賽成立了監督委員會,從抽取大賽評委工作開始,對大賽各環節進行監督。今年,組委會繼續豐富完善了大賽評委庫,特別是針對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的各類學科,邀請了高等院校的相關專家教授加入到評審工作中,確保各學科至少有1名專業評委。同時,為提高賽事的評審水平,加強與北京、上海等先進地區的學習交流,組委會首次邀請北京、上海兩地的4名專家評委參與大賽初評和終評,與成都的評委共同交流探討,促進大賽評審水平的穩步提升。
盲人智能導航手環、眼鏡防霧裝置
小發明讓生活更便利
小錦在現場看到,在本次科技大賽中,涌現了諸多讓人嘖嘖稱奇的科技創新產品。彭州中學高二八班李昕憶同學的參賽作品是盲人智能導航手環。談到創新的初衷,她說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視力缺陷在生活中遇到諸多不便,就有了設計盲人智能導航手環的想法,最終在老師的幫助下設計出了這款產品。“參加這次科技大賽,我見到了全市的科技創新選手,開拓了眼界,提升了自己,我認為科技創新就是讓生活變得更好。”
成都市玉林中學高一7班付蘊涵和羅雪林帶來了眼鏡防霧裝置。付蘊涵說,現在很多人都佩戴口罩,眼鏡很容易起霧,在生活中比如吃火鍋時也會遇到鏡片起霧的問題。所以她和同學就研究起了眼鏡防霧裝置,避免眼鏡起霧,讓生活更方便,也減少一些安全問題。當問及在研發過程中碰到的難題時,付蘊涵說,“最開始是改變電阻大小來控制溫度,但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各個地區的氣候以及晝夜溫差都不一樣,溫度很難控制,最后采用了安裝電位器的方法來控制溫度變化。”
科學創新常常被認為是深奧、抽象的,讓人望而卻步。但是,付蘊涵卻不這么認為,“直接看到科技成品會覺得很難,但是如果親身體驗過、探究過,就會發現其實科學創新很有趣,并且成功了以后會為社會帶來巨大的便利。”
嘉賓分享
“青少年最大的優勢是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現場嘉賓分享環節,上海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馬為民為大家講解了科普與創新課題之間的關系。他認為,很多人都混淆了二者之間的關系。“科普實現的是科學的傳播,是換一種方式將科學講出來,而創新則是通過自我的感悟產生想法,并將其實現。”
談到青少年該如何開展科學創新課題時,馬為民認為,第一步是選題,“選題有多種方式,青少年可以對身邊事物如實觀察發現課題,還可以通過查閱文獻、找他人聊天去發現。”第二步是研究方案,馬為民說青少年應該積極與專家、老師和科技輔導人員溝通交流,將研究方案進行實際可行的完善。“第三步是實施,通過查資料或群體討論證實新的觀點、新的概念、新的視角。”第四步是分析數據,通過分析數據得出想法的獨特性。第五步是講故事,即用邏輯的語言表達想法。“科學創新最忌諱刻板、老成,青少年是不受條條框框束縛的,他們可以漫天想象,這才是科技創新之源。”
轉載于騰訊新聞 深圳市正芯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www.dakudang.cn/
轉載于騰訊新聞 深圳市正芯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www.dakudang.cn/